Qu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40 years is not enough, looking forward to 100 years

[提要]河北曲周白寨科技小院首批驻村研究生曹国鑫、雷友为村民吕增银解惑答疑。经过几代农大人与曲周人民的并肩奋战,1993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

河北曲周白寨科技小院首批驻村研究生曹国鑫、雷友为村民吕增银解惑答疑

张庄小院去年一年的工作有精彩也有平淡,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还要不断了解农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断调整我们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216日,驻扎河北曲周张庄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冯霞在新春第一期《工作日志》中给自己提了很多问题,在曲周农村驻扎近两年,冯霞欣喜地发现了自己的成长。她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有新的飞跃。

2013年,曲周实验站已经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培养造就两位院士、两位校长以及200多位专家、教授,以及博士、硕士……正是在1973年,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批青年教师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怀着科技报国的心情,远离首都北京和朋友亲人,来到了河北省曲周县老碱窝张庄安营扎寨,建立了曲周实验站,从此开始了从改土治碱到实践农业增产新技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验示范。

先有实验站后有曲周县40年来,农大人与曲周人民并肩奋战,取得了被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的成果

先有实验站,后有曲周县。王庄村民王怀义很是认同这句话,以前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曲周还算个什么县?治好了碱,曲周才有了米粮川,才建成了吨粮县,这才配叫曲周县。

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曲周的合作历史,要回溯到40年前。当时,曲周地处的黄淮海平原,千百年来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产能低下,人民生产生活十分困难。197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科学会战,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力图把盐碱地治理成米粮川。盐碱灾害严重的曲周成为试点之一。

这年秋天,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石元春、辛德惠、陶益寿、雷浣群、林培、黄仁安等一批青年教师来到在曲周县的老碱窝”——张庄建站进行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研究。农大人在艰苦的条件下,深入田间调查,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国内外治碱的经验教训,提出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区存在一个独立的旱涝碱咸的自然经营和生态系统理论,最终制定了浅井深沟为主体工程的井沟结合、农林水并举的总体规划。

197311月初,张庄村南400亩以荒地为主的重盐碱地,按规划设计开始施工。1974年秋,开始建立以张庄为中心的第一代4000亩试验区。1975年春,张庄试验区逐步向西延伸到里疃干渠,第二代试验区扩大为6000……1987年,曲周治碱项目取得预期中的成效:全县盐碱地面积下降了近七成,粮食亩产366公斤,比治理前的1972年增长了4.7倍。

经过几代农大人与曲周人民的并肩奋战,1993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

他们住进农家院,白天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晚上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20095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白寨乡挂牌。农大师生扎根农村,为双高创建活动提供科技支撑。为了方便农民获得实用科技,农大师生与当地农技人员在村里建起了科技小院,他们住进村里,白天在地里观测、采集数据,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咨询辅导,晚上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那年夏天,曲周遭遇了大风降雨天气,许多玉米出现了倒伏现象。当村民吕增银急忙赶到自家玉米地时,却发现农大的师生早已在地头查看玉米受害情况。

过去,我们看到玉米倒伏后,就会把它们重新扳直了。而现在农大师生跟我说,不能扳,一扳反而会让它折断,要让玉米自己生长。当年秋天,吕增银家玉米亩产超过1300斤,比上年亩均增产300斤。

5年来,曲周的科技小院1个增加到8个,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名研究生来到曲周乡村,长驻科技小院零距离接触三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80“90的研究生们不仅在曲周扎下了根,还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科研任务和技术示范推广,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13年,以科技小院为依托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作为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课题,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曲周实验站拿到的那么多嘉奖背后,是一所大学和一个地方政府40年长期合作典范以及和当地人民水乳交融的感情;是给农民、农业、农村所带来的更长远的影响,是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农业产业结构变革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并为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区域化的发展提供的科学技术发展探索平台。

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已经成为农大人的传统,曲周实验站要做成百年实验站

在中国,一所大学与一个地方开展长达40年的长期合作,也被国际学者称为典范

每当提到曲周,曲周实验站前站长郝晋民教授都会有很多讲不完的故事:追随石元春先生、辛德惠先生的脚步,黄仁安、肖荧南、李维炯等老师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年华留在曲周。黄仁安老师为了堵住塌方的渠道,不顾刺骨寒冷,跳入水中;李维炯老师、肖荧南老师为给当地老乡引进项目,翻车遇险,几乎丧命,从病床上起来就继续工作;再后来的翟志席、马永良、吴文良等一大批老师,也在面对出国、经商的诱惑时,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把青春留在了曲周。

农大老师在群众心中的位置可高了,张庄村老支书赵文说:谁家里两口子吵架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走,找农大老师评评理儿。’”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说,不仅是种地,村里群众有什么事掰不清楚,都愿意找农大老师支支招儿。

在第一代农大人的感召下,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已经成为农大人的传统。

责任、奉献、科学、为民,老一辈农大人在曲周拼搏奉献创新所形成的曲周精神,已经成为我校的宝贵精神财富,感染、教育和激励着新一代农大人,不断前行。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说,曲周精神,体现着老一代农大人的报国理想与奉献精神,体现着老一代农大人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也体现着老一代农大人的团队意识和群众路线。

中国农大党委书记姜沛民说,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农大的传统,老一辈农大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40年来,农大师生薪火相传,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不断探索,建立了以共建实验站为合作平台,以服务学校、服务地方为导向,以教研、推广、产业项目为载体,以科研平台、育人基地、服务窗口和决策智库为主要功能的县校合作的创新模式——曲周模式。

曲周实验站站长吴文良教授之前跟随导师辛德惠先生在曲周研究、工作了10年。他心里,正盘算着曲周实验站未来发展的大计:按照百年实验站的规划建设曲周实验站,将曲周实验站打造成为国内一流进而国际一流的综合实验站;进一步为学校教学科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好。以种植业为基础,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转变;以科技开发为基础,由科技支持向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支持转变;从常规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农业乃至生物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城一体化转变。